CHEN,HAN-HSI 分享 — AIC產品設計碩士先修班

2008前往英國RCA就讀

大學大四的時候我就準備往工業設計這個方向走,一開始的接觸是在學校修了一門相關的課,當天就到AIC這邊準備。其實我真正花在申請學校的時間滿短的,我去年九月底退伍到今年一月把設計的東西丟出去,大該只有三個月的時間,我總共丟了六間學校,我在三月的時候就接到滿多學校面試的邀請,所以我就跟班上同學計畫了一段旅遊,先到英國再到美國的學校去,看了總共五間學校,我覺得在這個過程中看到了很多國外學校的年輕人,跟我們同一輩的,他們都有很多的想法,碰到一些比較資深的老師從那邊得到很多的啟發,希望可以在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路歷程。

有一份資料,是學校申請的時候他會叫你回答的問題,我覺得他問的問題很好, 分享給大家參考一下,順便了解一下自己是否會寫、有沒有準備好。問題有很多,我挑幾個我覺得比較重要的部份,出來給大家:

「兩年後你從我們學校畢業後希望你的作品集內有甚麼?」
大家可以試著問自己這樣的問題,這個問題是在問甚麼呢?他就是在問你到了我們學校,這兩年你要在我們學校作甚麼,因為對於國外的研究所來說,你是個研究生你需要知道自己想要甚麼,而不是你甚麼都不知道來到我們學校,那是大學部要做的事情,所以對國外研究所來說你必須知道你想要甚麼才來我們學校而不是你甚麼都不知道就來。

「未來你們想要做甚麼?」
大家應該都是非本科系的,也就是說大家對於這個領域應該沒有接觸過,那你們最好在申請前想清楚「未來你們想要做甚麼?」我們可以時間往前拉一點,如果想要申請學校大該有半年的準備時間,那半年前有沒有想過如果要申請學校那我的作品集內要放些甚麼東西?比較務實一點的人,他想做手機、電子產品,去Art center這種比較務實的學校;也有人想去荷蘭Eindhoven比較偏藝術概念的學校,譬如說他們的老師就是做design的,design一個椅子是一個馬口鐵做的鐵箱,那你買的時候就是一個鐵箱跟一個鐵鎚,那你買來之後在用鐵鎚將箱子敲出一個椅子的形狀,這個東西就是一個很表達性的藝術概念,有些人就喜歡做這種東西。也許你喜歡做的東西可能是幫非洲一些比較落後地區的小朋友幫他們設計一些產品,那這樣子你挑選好你的取向之後去申請學校,對各位一定會比較有幫助。

「你為甚麼要來我們學校」
其實這和上一題有關,他講的其實是你對我們學校瞭不瞭解。我們在台灣的資訊是非常不足,很多人申請是看排名,看學校環境比較好的申請,但對國外學校來說每個學校的差異也非常大,所以你要知道你想要學甚麼再去挑學校。

我大致幫各位分類一下,一般國外的學校可能會分為兩類,一類是務實端的、一類是藝術端的,務實端就是我剛剛說做一些3C、手機、汽車等最有名的當然是Art Center、savannah、辛辛那提、北卡都是走比較務實面的,那如果你是比較喜歡走務實面的設計你就很適合選這方面的學校。那另外一種就是學校會走比較概念性的像是Cranbrook、Eindhoven、或是我申請的RCA都是走比較概念性思考性的學校,所以你在申請前先把自己的功課做好,你就避免很多無謂。我想各位可以先整理這兩方面的資訊,看看自己想要作那方面的設計,要成為怎麼樣的設計師,再想想接下來未來怎麼走。

另外大家都是非本科系的學生,你們來這邊上課,大家都會有這種想法,我來這邊上三個月我就要申請國外研究所,那其他在大學唸四年的同學,你們的差別會在甚麼地方,其實這個差別是會有的,因為他們四年即使他們很混,但是他們是把自己放在一個設計的環境中,那各位是轉科系過來的,可能會對一些設計的基本有所缺乏,但是這時候我會建議大家讓自己處於一個極度豐富的設計環境中,比方大家來這邊上課碰到的老師碰到的同學,就是一個很好的資源,或是大家可以去看你有沒有認識甚麼人是在台灣工業設計科技的老師或同學,也許你跑去他們系上旁聽他們的課,想辦法跟老師搭上線,這樣的話你就會從他們身上得到很多資源。

前面有提到我在大四上修的課,那堂課其實給我很多的資源,我在修課其間,系上可能就會辦和其它設計系的workshop或是有一些演講或是一些參訪活動,我就可以跟著他們一起去參與,就會接觸到更多設計的人,那個人脈就會整個展開來,也對設計的知覺甚麼的也都會有很大的幫助。除了人脈之外,看書、看展覽、聽演講這些都是免不了你要自己多去接觸,因為設計絕對不是你在軟體上面畫一畫就這麼簡單的一件事,你需要很多瞭解、觀點、衝擊才有辦法作出好的作品,所以我會很建議各位多方面的接觸。

台灣的設計活動相當的多是你平常大概都不會知道的,像我昨天才去聽了一個新莊的演講,是大陸的建築師叫朱培,他是蓋北京奧運的大樓,是一個很有名的建築師,為甚麼會知道這個訊息,是因為我大四修的那個城鄉所的課,那邊系上的老師就轉寄e-mail過來說他要帶學生去聽,問我要不要去,所以多建立相關的人脈,對於非本科系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探討一下實務方面,我先講個數據好了,大家會想說我申請學校的錄取率是多少,我這邊有兩個數據,第一個是羅德島,今年有114個人申請,但只錄取十個人,錄取率十分之一,第二間學校是pratte,有68人申請,錄取28個也是十分之一左右,但是會去申請的人通常都是做好準備了,不是抱著碰運氣的心態去申請的,那要如何從這十分之一跳脫出來其實是還蠻困難的事情,假設有114本作品集擺在那邊,那教授其實就只是翻過去,在從114本挑出20本在作篩選,那你的作品集要如何從一兩百份中被發現就是一個關鍵,但是其實有兩個重要的元素就是SOP跟你的推薦信,推薦信在其他領域非常重要,我不知道再設計領域它佔多少,那SOP絕對就是作品集之外另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像SOP就提到你為什麼要來我們學校,還有你未來的規劃,這方面如果能跟你的作品集做結合的話,絕對有非常棒的效果。

如果今天有一個人申請,整體而言是這樣說的,我在大學的時候就很喜歡去落後地區如柬埔寨幫小朋友做義工,我對這些落後地區的居民很有興趣,所以我在我的作品集中放了一些比較適合落後地區的產品。我未來希望作的方向,是比較針對非洲、落後地區所需要的產品。比如MIT他們就有出一個便宜的百元手提電腦要給小朋友,或是像羅德島這間學校,他們的老師也很喜歡在非洲做一些project。如果你的申請是這樣很完整的一個package過去,這學校的老師也對這個題材有興趣,你的錄取率就會很大。反過來說如果你的作品集跟你的SOP是相反的,那絕對是一個反效果,比如說你說你到我們學校想作非洲的東西,但是你的作品集放的都是一些奢華的東西,學校的老師一看就之知道這兩個東西根本是不搭嘎,所以你必需讓你的作品是有自信的,你的作品才能跳出來。

大家應該會滿有興趣知道SOP到底要怎麼寫?很多人應該都會有一個問題。SOP大家寫了幾百次,英文沒有那麼好,又不是natural speaker要怎麼樣寫那麼長的文章,又要有內容。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其實你們完全不用擔心那個問題,寫SOP最重要的就是剛剛講的那些重點。你要先瞭解你自己要甚麼,然後你為甚麼要來這間學校,如果現在到年底這半年,你先將這方面的資料收集好,你就會很清楚知道自己要甚麼,這樣你的SOP就完全不用擔心,首先把你的大綱用中文打成稿,但是你的文章整個架構要架構在那些問題上面,SOP不是說我先寫我的背景甚麼,然後寫到最後兩段在寫說我為甚麼要來你們學校,因為你們學校排名很好啊,很前面所以我選擇你們學校,那我未來要作甚麼我想做一些有意義的設計,這種空泛的話在SOP絕對不能出現,要講的非常確定我要做甚麼設計例如我要作green design或非洲小朋友的設計,我要做比較概念性、藝術性還是比較務實的,再來是你們學校在甚麼方面很吸引我,所以我要來。

先用中文把你的整個SOP架構在這個上面然後再翻成英文,中文大家應該都很好,如果你英文ok就自己翻,如果英文不好就去網路上找個翻譯器把他翻成英文。但是第一次這個英文稿寄到學校他們一定覺得你不及格,這時候不用擔心,國外有很多付費的網站,一篇差不多三四千塊,你就寄過去他就會幫你edit成整篇差不多是外國人的SOP,你不用特別去擔心你的英文,重點是內容,因為英文那個東西絕對是花錢就可以解決的,就算你英文好你最好還是找人家幫你改一下,那絕對是有幫助,因為寫SOP跟一般寫抒情文是不太一樣的。SOP這方面給大家建議就是,這半年最好是先試著找到剛剛那些題目的答案,因為這事情是最重要的。

再來是作品集,第一個是很多人會很關心作品集的格式,根據我自己研究的結果是,基本上就是你寄一本書跟電子檔,因為面試的格式就是電子檔、照片、光碟,你只要寄這兩個格式大部份的學校都會接受你的格式。作品大該就是三個到五個不用特別多,選作品的時候很重要,因為各位的時間沒有很多,所以你的作品不會有多的問題,只會怕不夠,但是千萬別為了不夠充數量就放很多不相干的東西上去。有些人會說我小時候作了甚麼勞作,就把他拍一拍放上去;或是作品不夠,就放一些以前的東西,沒有代表性的。不要為了湊數量而拿出來,因為你放每個東西都要有特別代表的意義,不然你的東西就會散掉!

老師們都很資深有經驗,作了二十年,你放湊數的東西他也知道,所以寧可量不夠,但是你要做的很好,不要說你放了一堆東西,但是鬆鬆散散亂七八糟。對做作品來說,我想大家都有聽過,做作品最重要是過程而不是結果。我相信剛剛開始學的人會不瞭解這句話是甚麼意思,因為很多人去看作品集,最後就是一個作品放在那跟一個背景,漂漂亮亮的放在那,哇這樣很有feel,這不就是一個好的設計嗎?如果你們也是這樣想的話,對學生來說這樣是不夠的。

舉個例子好了,在新一代設計展裡我看到一個我很喜歡的產品,它是一張傳統的椅子,上面有藤編的網子,他的網子破掉了,椅腳壞掉了,它是用洞壓地板把椅子扶起來、把網子撐起來。我看到這個作品,我很喜歡我覺得他很有feel,如果有去看展的同學應該都記得這個作品,這個產品乍看之下非常棒,可是如果你試想一下,把這個產品拍下照片放在作品集內寄過去,那老師會怎想?他會覺得你不完整,為甚麼?因為你沒有過程,為甚麼過程很重要?試想一下這個產品是怎麼作出來的,如果他是拿一張新的椅子,把他弄的舊舊的,然後把他的椅腳抽掉,網子弄的破掉再補起來,你覺得這個作品是一個好作品嗎?我覺得是一個很扣分的作品。再想一下,這個椅子如果他是從甚麼廢墟,找了一、二張破椅子把他拍下來,這個作品是不是比剛剛的作品好一點呢?結果是一樣的,但是這個過程加上去後整個質感就提升了,那我們再想一下要如何讓這個作品更好,如果有個人去找一個台北甚麼聚落,那個聚落在甚麼年代,都使用這種椅子,有很多人設計這個椅子,你這別去那個聚落找幾張椅子,然後回來做好這件事情,再把那張椅子放回那個聚落去,這樣一整個下來同一個作品,感覺是不是就不一樣,這就是國外申請學校要看的東西。這就是為甚麼過程對你的作品是很重要的,希望大家能去思考這個方向。

前面我剛剛提到過,每個學校要的東西不一樣,Art Center他們就很注重快速發想的sketch,這時候你的過程就必須加重這方面的過程,像荷蘭那種藝術性、創作性天馬行空的學校,你可能就必須要在我剛剛講的這種過程上多著墨,而不是最一張漂亮的圖就好,你也要把前面的內容充實。也有些學校像卡內基米榮他們走偏向人機介面方面,或是IIC他們可能走比較偏機策群面向,就是你前面做的過程比較調查性、理論性的東西去充實你的作品,因為老師都是專業的,你只要針對他們,把內容充實丟對學校而不是針對那一張紙,因為學校根本不注重你的東西漂不漂亮。另外一個,各位在AIC這邊上課有件事比較吃虧,因比如剛剛發想那張椅子,對於本科系學生他們做到最後,會有一張實品出來,那我們在這邊上課,一開始發想、畫sketch,做簡單的form model、再來作3D model然後在Render到這邊就End。其實在整個設計過程中,我們這邊只在最前端的體驗過程而已,可是對我們非本科系學生來說,我們的專題做到這就結束了,可是對本科系的學生來說這只是前面而已,如果你沒有最後的那個東西你會很吃虧,那要怎麼辦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你的手工技術很好,你能把你的東西真的做出來是最好,其實國外的學校非常喜歡你真的去做東西。我這次去面試,我覺得最吃虧的是,很多人都會問,你的東西為甚麼不把他做出來,為甚麼只有3D,如果你有時間能把他做出來那絕對是一個加分,不用說很care手工精不精巧,只有日本很care你的手工,美國跟歐洲既使結構很粗糙,椅子拿膠帶捆一捆,概念有,他們看的出來那個東西可以work,他們還是會給。如果你沒有辦法去真正做到一個實品,那就是我剛剛講的你須要去把你前面的過程試著去把他加強,這樣你的東西才會完整,這樣對你才會有幫助

最後就是排版,有些人說不要花太多的時間去排版,但是我覺得排版有一個很重要的重點。排版你可以把他想成你要給老師看的簡報,但是這個powerpoint放的時後你人不在上面講,所以你必須用很簡潔清晰的方法,讓人家很快就可以抓到你的重點。你的版面就是清晰能傳達最重要,你可能一頁就是放一個重點傳達出來就好,那你的作品是要怎麼放,那都是要你先前去規劃。那至於整個版面要多漂亮,那反而不用花太多的時間在平面上,你需要想的是你的內容,我覺得簡單乾淨就好,大概就是這樣。